浅谈幼儿的“编排座位”有学问(优质3篇)

| 我的文库

幼儿园幼儿座位编排的奥秘

对于每位幼儿教师而言,编排座位是接任小班后期必不可少的任务。乍看之下,座位编排似乎轻而易举,但细究起来,其中奥妙重重。不同的座位编排方式会对班级活动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。科学合理的编排,有利于主题活动的开展,促进以“幼儿为主体”的主题活动中师幼互动和幼儿间的协作。因此,幼儿“座位编排”是一门大有学问的艺术。

浅谈幼儿的“编排座位”有学问(优质3篇)

一、按幼儿身高编排

按幼儿身高高低编排座位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。在一个小组内,将不同身高的幼儿搭配得当,让娇小的幼儿坐在前排,高个子幼儿坐在后排。这一看似简单的编排,不仅有利于座位整齐美观,还蕴含着教育意义:高个子幼儿要关照矮小幼儿,让幼儿从小培养谦让意识。

二、按幼儿个*编排

幼儿的*格、气质和个*千差万别。如果将*格急躁、好动的幼儿编排在一起,他们日常相处的摩擦会难以避免。由于幼儿尚不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,争执甚至打架的情况时有发生,破坏班级团结和幼儿间的*关系。同理,将精力不集中、爱说话、小动作频频的幼儿编排在一组,会为他们的不当行为提供机会,影响教学活动和活动效果。同时,教师在编排座位时,应考虑到身心或生理有缺陷的幼儿,让他们在座位安排上感受到尊重。因此,按幼儿个*编排座位,旨在为全班幼儿营造一个健康、*的学习成长环境。

三、按幼儿日常表现编排

在排座位时,要全面了解幼儿日常活动的表现,充分考虑其动手能力、学习态度、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。通过均衡各小组的实力,可以促进小组间的良*竞争,激发全班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分组活动的积极*。此外,在小组内部,学习能力、动手能力有差异的幼儿相互搭配,可以调动优带差的教育资源,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气氛,共同促进幼儿进步。

科学合理的幼儿座位编排,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*,培养团结精神,还能辅助教师工作,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因此,科学合理地为幼儿编排座位,也是教师教育能力的体现。

 

第2篇:浅谈幼儿园的心理虐待问题

热爱和尊重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,也是评价其职业水准的重要标志。作为教师,我们肩负着全面关心幼儿成长、满足其生理和心理需求、促进心理健康的责任。然而,现实中存在幼儿教师对待幼儿的心理虐待问题。

心理虐待,即心灵上的施暴,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、经常*或习惯*地影响儿童心理健康、对其造成伤害的言行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种情况时有发生:

第一场景:游戏时间,一个幼儿告诉老师:“老师,XXX打人了!”然而,老师未经过调查就做出了判断:“你又打人了,走!到小班去,我们大班不要你了!你看你都做了些什么好事!”老师粗暴地拽着孩子离开。

第二场景:午睡时间,一个孩子仍未入睡。“XXX,你怎么还没睡着?从开学到现在你一次都没睡着过!”“你又乱动,为什么就不能静静地躺在床上?老是动来动去,你是不是有多动症?!”教师的言辞充满了批评和威胁。

第三场景:下课后,某个孩子在课堂上插话。“你现在讲,给你时间!”“不说话了?不会说话了?以后其他小朋友都别理他,让他一个人讲好了。”教师的行为严重忽视了孩子的存在,给予了严厉的惩罚。

这些例子展示了在幼儿园中,一些教师不经意的行为已经对孩子构成了心理虐待。心理虐待所造成的伤害甚至比体罚还要严重。研究表明,受心理虐待的儿童更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,甚至诱发严重的社会问题。因此,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心理虐待问题。

首先,心理虐待在幼儿园教育中表现为故意疏远、冷落孩子。对于那些*格内向、能力较差、不听话或家长常常提意见的幼儿,教师常常采取冷漠的态度,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伤害。比如,在我实习的幼儿园,有一个家长经常向教师提意见,导致教师对孩子采取了忽视的态度,使孩子变得敏感和胆小。

其次,心理虐待还表现为威胁和恐吓。一些教师对调皮或犯错的幼儿不进行耐心的教育,而是通过恐吓来惩罚他们,这会导致孩子变得胆小怯懦,压抑了其创造*。

再者,教师可能会夸大问题或对孩子进行武断评价,这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进取心。例如,有的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会夸大其词,或者把以往的错误一直拿出来说事,这样做会使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,进而影响其发展。

最后,教师缺乏鼓励,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也是心理虐待的一种表现。一些教师可能对孩子的表现不予肯定,甚至给予负面评价,这会严重挫伤孩子的积极*和上进心。

综上所述,心理虐待问题在幼儿园教育中尤为严重。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都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言行,时刻以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,努力创造一个温暖、*的教育环境,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 

第3篇: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

临近毕业,很多大学生最忧愁的就是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了,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?好了,小编送福利的时间到了,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学前教育毕业论文,欢迎广大毕业生们阅读参考!

一、*的肯定和鼓励对幼儿产生自信心理至关重要。

幼儿自我意识还未发展起来,缺乏自我评判的能力,必须从父母、老师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中才能认识自己,同时幼儿的心理特点是,希望在完成每一件事以后能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赏,在愉悦中建立自己的自信,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。故肯定、鼓励和赏识孩子,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,使孩子获得成功感,促使他努力进取,争当好孩子。当然肯定、鼓励和赏识孩子,也要把握好赏识教育的时机,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当孩子遇上失败时,当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、缺乏信心时,当孩子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,教师和父母应该给予鼓励,给他们一个拥抱,给他们一个微笑,告诉他:“你行,我相信你……”。这样孩子做什么事都将会充满自信。

二、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

我们应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,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,要善于抓住孩子身上的长处来带动孩子克服自身不足的地方,让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机会获得成功和满足,从而产生自信心。集体是锻炼幼儿最好时机,使幼儿能够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。不同层次的幼儿对成功的体验存在个体差异。

同时集体生活也是锻炼幼儿的好时机,让每个幼儿在全园年级或班集体面前展示特长和优势,可以满足和发展他们的表现欲,提高他们的能力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。因此,所有的活动就应面向全体幼儿,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,要让每个幼儿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。

三、幼儿缺乏自信心,过分自卑,在很大程度上,与家庭教育、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。

因此,家园配合、协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经常与家长们(特别是那些缺乏自信幼儿的父母)取得联系,了解相互的教养态度、方式,了解幼儿在家在园的表现,及时针对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,进行有针对*的教育。如班里君君平时比较内向,对于什么活动也不怎么积极,我们就与家长达成共识,决定让他参加园内讲故事比赛,在老师家长的辅导下得了“二等奖”,通过这次活动,使他知道自己是能干的,知道了向困难挑战也会获得成功,使他从成功中的体验中获取自信。正是有了幼儿园和家庭密切配合,步调一致,才能培养出自信、自强的新一代。

总之,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,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爱护尊重每一个幼儿,肯定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,在对幼儿评价时注意自己多的言行,尽可能多地积极评价幼儿。同时要给孩子锻炼和发展的空间,鼓励、尊重幼儿,让其感受到大家的关爱和信任,以真实和理智的爱,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心理品质良好的挑战者,使他们在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更好地开拓进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