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理综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(专业3篇)

| 我的文库

一、指导思想

本教研组坚持“规范、*、自主、发展”的八字方针,关注师生生命质量,充分体现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思想,致力于提升学校内涵、打造教研品牌,树立精品意识。我们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,积极促进组内成员更新观念,以“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”为方向,深入研究课堂教学,推动“课堂教学改进计划”的实施。

初中理综教研组学期工作计划

二、工作目标

本教研组本学期将注重细节,加强教育教学研究,提升研究能力,促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共同发展。同时,我们将倡导人人参与教研,鼓励每位教师确立个人研究子课题并逐步开展研究。

三、工作措施

1. 开学及日常常规工作

(1) 上课与听课: 教师需精心备课,上好每一堂课。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将从开学第一天起检查备课情况,并从第一周开始深入课堂听课,全面了解学生和教师的课堂状态,及时交流指导,促进教学改进。教研组将组织教师开展互听互评活动,促进教师互相学习。

(2) 教研组例会: 坚持教研组例会制度,每次活动主题明确,目标清晰,着力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,切实加强教研组建设。

(3) 校本培训与交流: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,并定期开展组内教学交流讨论活动,不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。

初中教研组工作计划2

一、指导思想: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,落实《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》,执行无为县课改的新教学理念及学校的办学理念,践行“轻负担、高质量,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”的原则,以学生发展为核心,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,优化教学实效,提高教育质量。

二、工作目标:

通过课文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,逐步提高语文四种能力:听、说、读、写,系统地进行语文知识训练,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。

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,培养一支具备高尚人格、丰富学科知识和精湛教学技艺的优秀语文教师队伍,注重教学艺术*,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。

加强教学常规,优化教学实效。教研组将通过听课、抽查备课笔记、作业批改等方式检查常规落实情况。

三、计划内容及实施 (一)重点工作

落实“高效课堂”方案,科学安排45分钟课堂,提升课堂时间效率;通过作业研究,实施轻负担、高质量的有效教学。

注重教学质量,特别是初三毕业班,提高教学质量。

备课

确定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和地点。

主讲人需充分准备,提前备课,提供详案。

教案需包括三维目标、教学重难点、教学过程、作业设计和教学反思,以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结合,期末评定等级。

上课

做好课前准备,保持课堂纪律,高效上课,提升课堂单位时间的质量。

加强随堂听课,促进教学;提倡互听互学,创造学习讨论机会;鼓励创新的教学尝试和课型探索。

听课

撰写质量高的听课笔记,包括课堂实录、点评和总体评价,每月检查一次。

作业

作文批改要有分数和个*化评语,激励学生。

每学期大作文不少于8篇。

作业检查结合定期和抽查,及时汇总情况。

开展学科竞赛活动,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。备课组在开学初制定竞赛内容及时间安排并上报教研组。

参加学校教学展示课,提升语文组教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

(三)教师专业发展及校本培训 加强教师自身学习,内容包括:

学习*理论,提高思想道德修养。

学习教育教学理论,了解语文教育的历史。

学习专业知识,提升文化修养和专业素质。

树立“大语文”观,培养阅读兴趣,丰富知识储备,增强个人魅力。

初中教研组工作计划3

一、基本情况

本组共有17名教师,包括6名*教师、6名历史教师和5名地理教师。组员中,除了4位年轻教师外,其余均为中学高级教师,能够胜任各自的教学任务。

二、指导思想

依据学校本学期的工作重点,结合课堂改革方案,旨在提升教师素质和政史地教学质量,通过研修促进教改,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实施。

三、工作目标

加强理论学习,探索课堂改革,提升教学质量,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。增进资源共享,深入课题研究,促进全组教师的成长,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。

四、具体措施

学习教育教学理论,更新教育观念,指导组员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。

加强常规教研活动,开展听评课活动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。

组织并督促备课组活动,探索高效备课方法。

创设条件,提供机会促进新教师迅速成长。

参与学校课题研究,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。

指导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