燃气安全应急预案(汇总3篇)
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预案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: (1) 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。 (2) 各岗位的应急职责。 (3) 现场监测制度的实施。 (4) 应急程序,包括报告程序、井口或管道泄漏的控制程序、人员救护和撤离程序,以及点火程序等。 (5) 周边公众的警示和撤离计划,需包含公众警示要点、区域平面图和联络框图,标识出含硫化*天然气可能泄漏区域附近所有居民、学校、商业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,并明确撤离路线;一旦附近地区硫化*浓度达到75mg/m³(50ppm),应及时对邻近居民发出警示。 (6)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安排。
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是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应急程序、岗位职责以及组织机构间协调的重要手段。定期组织演练可以有效提升专职管理人员、*作人员及消防安全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。演练根据任务要求和规模可分为三种:单项演练、部分演练和综合演练。 (1) 单项演练:针对特定应急任务进行的基本*作训练,例如空气呼吸器佩戴、空气监测和报告程序等。 (2) 综合演练:涉及所有应急程序的全面演练。
安全综合应急预案2
一、指导思想
全面落实党的*大及历次全会的精神,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,激励师生的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,结合实际工作,创新服务机制与方法,积极探索具有特*的课后服务模式,确保学生健康成长,赢得家长信任与社会满意,推动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效实施。
二、目标要求
(一) 明确课后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,提升服务质量
中小学生的课后延时服务,旨在解决放学后的接送难题,充分发挥学校在管理、人员和资源方面的优势,在课外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便民服务。课后服务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学生“早到可进校、进校有事做、做事有指导、晚走有管护”。
(二) 加强课后延时服务的管理,落实责任
学校高度重视课后延时服务,强化组织领导,责任明确,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。
组长:郑晓云
副组长:亓文、苗?
成员:石冬梅、张青、邵巍、赵新红、张鲁、尹平、李瑭、乔锋、李颖、刘梅、于洁
三、坚持家长自愿原则,统一组织实施
学生是否参与课后延时服务,由家长自愿选择,事先广泛征求意见,主动告知服务方式、内容和安全措施,建立家长申请、班级审核、学校统一实施的机制。家长申请经审核同意后,学校将明确双方职责和相关事项,统一组织实施。根据学校决定,下午的课后延时服务实行集体放学,家长在止步线接孩子。一、二年级学生分为三个接送时间点:4点、5点和5点半;三至六年级学生则分为两个时间点:5点和5点半。
四、发挥学校、社会与家庭的协同作用,合理安排服务内容
课后延时服务坚持教育*、科学*和安全*的统一,围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核心,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线,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作用,合理安排服务内容,整合各方资源,共同推动服务的落实。
五、强化安全意识,确保服务安全保障
健全课后延时服务的安全管理制度,切实承担学生的安全管理责任。加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教育,配备充足的值班人员,明确警卫和服务人员的职责,强化门卫登记制度,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、管理、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,确保服务安全顺利进行。
安全应急预案方案3
一、工作目标
全面推进安全工作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,进一步识别局系统内的安全隐患。以自查自纠为核心,完善安全监管职责机制,以“平安单位”创建为抓手,深入开展全局职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,构建系统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,促进全局平安单位创建工作的落实。
二、成立组织
强化对全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,设立领导小组,由局党组书记、局长担任组长,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,各股室及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。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,具体负责方案的制定、日常安全工作督查及隐患的纠正整改。
三、工作任务
明确职责,抓好落实
摸清底数,分步实施
第一步:全局各单位需在6月10日前对本部门的消防设施、电源等关键部位进行检查,并做好安全情况的台账登记。
第二步:各单位需在11月15日前全面推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,构建覆盖全局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网络。
全面开展自查自报与统计分析依托市、县安全工作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,建立我局安全隐患排查自查自报管理系统,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全过程记录与管理,强化对隐患自查、上报、整改和监督指导等工作的管理,确保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针对*和有效*。
四、实施步骤
动员部署宣传阶段(4月中旬—5月31日)全局集中学习《*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》和《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,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,明确职责并落实人员,确保方案于5月10日前报送县安委会办公室。同时加强宣传,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。
隐患排查体系建设阶段(6月1日—11月30日)
根据法律法规、标准规程和安全标准化建设要求,开展隐患排查,区分一般隐患与重大隐患,结果需于6月20日前报送县安委会办公室。
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,完善隐患治理台账。一般隐患每月25日前上报县行业主管部门,重大隐患则边治理边上报。
检查评比:局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督查各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进度,并对整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通报。
检查验收阶段(11月20日——11月底)对各单位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,结果将作为年度“平安单位”创建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。对未落实职责、结果不达标的单位进行通报,对责任人追责并限期整改。
五、工作要求
各单位需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落实,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,指定专人负责,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,周密安排,科学实施,全面推进工作。
各单位应积极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职责,调动职工的积极*,实施定期汇报、检查和隐患治理制度,促使安全管理从被动转向主动,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,严防事故发生。
进一步理顺安全工作职责,明确责任范围和要求,人人参与、各负其责,增强全局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。
注重统筹兼顾,构建长效机制。各单位需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与日常安全督查及“平安单位”创建有机结合,统一部署,共同推进,以此为契机,促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建设。
上一篇:安全预案
下一篇:年幼儿园春季安全工作计划